1. 鉚接壓力

如上圖,當鉚接壓力越大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材料被擠向孔內,產生墩粗現象,鉚釘頭部的變形量越小,鉚釘徑向的張力上升,相對而言零件的高度公差控制就更難一些;當鉚接壓力減小的時候,更多的材料被擠向水平方向,能夠鉚接出扁平的鉚釘頭部。因此,當需要鉚接完畢之后,零件不能夠轉動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加大一些鉚接力,使材料擠入孔中,卡住零件,當需要鉚接完畢之后,零件能夠轉動的,如剪刀,那就可以適當減小一些鉚接力,使轉軸孔內的鉚釘變形量更小。
2. 鉚桿長度
鉚桿越短,鉚接壓力需求越小。鉚桿越長,由于鉚桿能夠偏轉的角度越小,整個機構就越像壓鉚設備,因此鉚桿越短,鉚接力就可以越小,當然由于鉚桿的偏轉角度會更大,需要考慮鉚桿是否會接觸到零件表面,避免在零件表面產生擠壓傷痕。
3. 鉚桿直徑
鉚桿直徑的選擇通常需要比鉚接后的鉚釘封閉頭直徑大1mm以上,確保鉚接過程中,不會出現材料溢出的情況。
4. 鉚桿頭部
盡可能選擇平頭鉚桿。雖然特殊形狀的鉚桿能夠鉚出各種不同的效果來,但由于金屬摩擦擠壓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特殊形狀的鉚桿的會產生更多的摩擦發熱,鉚桿的損耗會加大,壽命也會隨之縮短,而由于鉚桿的特殊形狀,加工也會更困難一些,因此,特殊形狀的鉚桿的價格和供貨周期都會要比普通的平頭鉚桿更高和更長。
凸頭的鉚桿實際上會將更多的材料擠向軸向而非徑向,即比平頭鉚桿有更多材料進入孔中,特定角度的凸頭鉚桿可以把鉚釘頭部鉚成平的,軸向強度能夠比平頭鉚桿鉚出來的更高一些。
附圖,壓力、鉚桿長度與鉚接時間的關系曲線
